• 公司动态
    海通地产:看东营房地产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更新时间:2010/11/24 阅读:2433 次 

      近期,关于去年出台的一系列购房优惠政策有可能在年末终止的传闻,成为楼市热议的话题。回顾购房优惠政策的出台背景,可以发现,现在的楼市状况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政策所要实现的调控目标。与此同时,各地房价也出现了大幅上涨,北京10月份房价同比涨近三成,深圳房价更是前9月上涨了94%。在大量需求集中释放导致楼市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东营的房价在11月份几乎也是在‘跳涨’,而这种房价走势确实‘惊’了相当一部分购房者。而“受惊”的购房者,一部分选择了持币观望,一部分选择了恐慌入市,无论哪一种选择对楼市的长远发展来看,都是极其不利的。

      有业内人士分析,“推动住房消费首先要依法依规进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发展”是根本,“促进消费”是实质,要做好协调服务,不断加强产权规范化管理,杜绝违规操作行为,加强行业风险防范和管控,房地产市场规范整顿势在必行。”

      规范销售流程,降低销售风险

      规范与效率是企业发展的双驱动力,规范经济离不开高效率的经营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销售模式和流程也不太规范,销售管理风险较大。为避免和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东营市引入数字房管平台,将商品房销售管理系统、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系统全程实行网络化实时监管,实现了程序优化、方便企业群众。

      2009年,东营市房产管理局对海通地产进行了监管试点,经过试点,开发企业体会到按比例监管模式额度适度、程序简便、免费优质高效服务的优势。海通地产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网上预售、网上签约、网上备案的运行,公司的销售流程较以前明显规范,并且能在销售过程中避免因管理失误造成的一房两卖情况,降低了可能出现的最大销售风险,同时使各开发企业能尽快理顺销售管理流程,实现了在房产管理局监控下的实时统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发企业的运营成本。”

      流程再造,为新老程序衔接提供了合理通道

      信息工作不仅是房产登记工作的基础资源,也是新老程序衔接的助推器,不仅能够掌握全市房地产总量及实时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准确研判市场发展趋势,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建议。通过信息公开和共享、向社会提供各类房地产信息的公开查询服务等措施,提高了市场透明度,杜绝了市场中的欺诈行为,有利于引导理性投资和消费。

      近年来,东营市以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为依托,突出网络终端的销售主导地位,以程序的规范化带动和促进房地产交易和登记的规范化。对于一些老牌的开发企业,因为历史原因和固有的销售管理模式已经形成,在新老销售模式结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不太通顺的地方,房产管理局在市场整顿的过程中,能积极了解各开发企业遇到的问题,并切实地予以解决,比如说:实施新程序前已经销售签约的部分如何签约的问题,如何缴纳公共维修资金的问题等等。

      确保客户购房权权益,降低购房风险

      商品房买卖间的房产交易信息普遍存在“不对称、不透明、不公开”的现象,不少开发商有意操纵楼盘交易,隐藏楼盘销售信息,使得售楼人员有较大的“操作”空间,造成开发商和购房者在信息上的不对称,容易导致预售纠纷。在这一方面房产管理局采用了软硬兼施的方式进行控制,首现,在办理预售登记时进行开发手续的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违章项目进入楼盘的情况出现;其次,在各楼盘现场放置放心购房工程标识牌和公示牌,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购房的公开性和合法性;再次,通过通过网上预售、网上签约、网上备案的运行,对客户的购房过程进行了实时的监督。使客户能第一时间了解各开发企业和楼盘的实际情况,在购房选择时能准确判断,降低了购房风险,真正起到了“买的放心”的作用。

      全面实施房地产市场监管,降低管理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其经营活动中有大量的资金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上流转。通过对资金的有效监管,使政府进一步增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力,弥补了政府对建设资金监管缺位的不足。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实施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对于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东营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管理部门,房产管理局在东营市房地产市场整顿的过程中,对东营市的市场发展态势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提前控制,并通过网上运行和监督统计,降低了作为管理部门的运行成本,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监督地方市场房地产运行情况,并为各相关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市场数据,为东营市的房地产市场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确保开发资金运转正常,规避城市风险

      进一步强化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资金的即时监管,能够有效防止了开发企业随意挪用预售款而导致了“烂尾”楼、“半拉子”工程的发生,确保了专款专用和建设项目按质量按期限交付,从而根本上保护购房人的合法权益。海通地产相关部门负责人深有感触:“通过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设立,对各开发企业的预售资金进行了有效监管,保证了各项目的正常建设和交付,不仅避免了企业异常情况导致的项目异常情况出现,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因烂尾楼等情况造成的城市风险,同时为东营市广大市民提供了长期的购房保障,公司在实施预售资金监管以来,也积极配合管理局的工作,做到第一时间设立账户,第一时间缴存房款,切实做到了配合开展资金监管工作。”

      公共维修资金政策出台,真正让业主住得安心

      “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在保修期内,因不可抗力造成损坏需维修、更新、加固的,可以按本细则规定使用维修资金,《东营市公共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出台可是说是保证东营市可持续发的大事,通过该办法的实施,能有效保障各楼盘后期的物业管理和楼盘维护更加到位,进而保证了房屋的保值升值,为房地产的良性发展和客户购房信心提供基础。在我公司以往的开发项目中,物业公司的正常运营经常受到公共部位维修的影响,有些老的社区物业管理更是举步维艰,每年开发企业都有一部分经费用于老社区的维护保养,通过该办法的实施,能有效降低开发企业的负担,对东营市各物业管理企业的市场运作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专家认为,东营房地产市场显现局部“过热”迹象,加强商品房预售款监管,是稳定我市房地产业、维护房地产市场良好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必要措施,只有通过实施多方面切实有效的监管,不断给行业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建立起一个社会监督机制,才能逐渐规范市场各方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